- 韩记康;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目的,又是其手段。西方现代化具有先发优势,然而其实际走向并未契合人的现代化发展,造成了人的现代化无法跟进物的现代化的悖论。中国式现代化昭示了人的价值,在价值指向上,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推进方式上,致力于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在发展动力上,充分激发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本逻辑”实现了对西方“资本逻辑”现代化的价值超越,为坚守人类共同利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真正解放提供了中国方案。
2025年03期 v.27;No.159 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 吴晓;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民族立足自身文化传统和国情,坚守、巩固、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在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走出自己道路的现代文明。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主体性意蕴要立足对中华文明特质的认知自觉,鉴往知来的历史意识、旧邦新命的生生智慧、家国天下的担当精神是推动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文化渊源;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能动创新,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重大变革是文明发展的实践基石;聚焦世界文明新秩序的构建和完善,基于全人类共同利益、共同安全、共同价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突破西方文明中心主义的思想支撑。在此意义上,我们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精神指引。
2025年03期 v.27;No.159 8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 原宙;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生态正义强调以公平原则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基础在于人与自然的平等,要求实现公正的生态权利和义务。生态正义作为生态价值体系的核心范畴,是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生态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诉求和理性认知。在实践层面,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正义理念,凝聚人民的价值共识,实现多元主体协同互动;要建立和完善生态正义制度,以优良制度提升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朝向生态正义的价值目标迈进。
2025年03期 v.27;No.159 92-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